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2007年批准设立,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辽宁省重点建设“双一流”学科-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。主要研究方向有材料成形理论及先进技术、材料的设计及组织性能调控、材料改性理论及技术、亚稳材料及应用和先进功能材料及应用。现有专职教师79人,其中博士生导师42人,教授37人、副教授24人,具有海外经历专任教师26人,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、辽宁省“兴辽英才计划”领军人才2人、辽宁五一劳动奖章1人、辽宁省特聘教授3人、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、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人、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4人,其他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26人次。建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,沈阳市重点实验室6个,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,辽宁省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个,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辽宁省教学团队1个。实验室面积约12000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近10000万元,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、扫描电子显微镜、电子探针、X射线衍射仪、原子力显微镜等30多台套国际一流分析测试设备,以及冷室压铸机、卧式和立式挤压机、定向凝固设备、差压铸造系统、冷等静压设备、等离子喷涂设备、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、激光焊接设备等大型材料制备设备。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金类项目21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其它类别项目16项,省部级以上项目93项。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193篇,其中,ESI高被引论文数量为163篇,中科院1区论文数量247篇,JCR1区论文数量379篇,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行业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。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92项,国外发明专利13项。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,二等奖7项,国家专利奖1项。承担企业委托项目313项,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7项,实现成果转化22项,其中合同额1100万元1项、100万元以上6项,为企业带来新增营业额52.27亿元。牵头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项。流动站累计招收博士后29名,目前在站博士后7名。

